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辽朝梦影 > 第10章 议秘阁权臣筹边计 闻警讯御座意难明

第10章 议秘阁权臣筹边计 闻警讯御座意难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监澹台烬如同影子般立在厅门内侧,目光低垂,仿佛一尊木雕泥塑。

小太监屏息凝气,按照王公公之前的指点,将茶碗一一轻放在各位大人手边的紫檀小几上。每放下一盏,都微微躬身,动作轻柔得如同柳絮拂过水面。待将八盏茶都奉上,他便立刻躬着身子,倒退着向门口走去,不敢有丝毫停留,复又轻轻掩上门扇,退回备茶处。

此时,居于主位的内阁首辅、兼知枢密院事野利大人方才放下手中的一份密报,抬眼扫视众人。他清了清嗓子,沉声道:“都到了。今日之事,想必不必本官多言。开春以来,朝局不稳,异事频发,尤以几位朝廷重臣接连非正常殒命,已在京中内外造成诸多揣测,若不尽快厘清真相,安定局面,后果不堪设想。司寇大人,你先将廷尉府并相关衙署查访所得,与诸位大人说一说。”

司寇纪而增起身离座,手持一份笏板,趋前两步,躬身道:“禀首辅大人,诸位大人。自日前廷尉完颜大人暴毙府中之后,臣即奉命会同大理寺、京兆府并东厂相关人等,进行查核。据查,完颜大人府中上下皆称其乃急病而亡,太医验看亦无明显外伤或中毒迹象。然细究之下,其书房似有被轻微翻动之迹象,且当晚值夜内侍言辞有可疑之处,此事尚在秘查之中。此外,联想到本年春上,谏议大夫达勃心坤与峒城节度使温迪罕孔英同日投水身亡之事,尤为蹊跷。”

他顿了顿,继续道:“尤其关于达勃心坤大人一案,目前东厂回报,称其乃自溺身亡,相关按察使那边亦作此判断。然则市井之间,流言纷起,或曰牵涉旧日党争,或曰与数年前某桩逆案有所勾连,种种揣测,沸沸扬扬……另有一要事,乃是关于达勃心坤生前暗中勾结不法商人、试图偷运巨额资财出海之传闻,经查亦有所获。据东厂回报,其转运路径、所用舟船、沿途接应之人,已大致查明。然船至东海,便如泥牛入海,再无踪迹。据回报,岸边发现搏斗痕迹与数具被戮之尸身,显是押运之人已遭不测,而那大宗脏银,推测已被一股不明势力强行劫夺,至今下落不明。凡此种种,皆令案情愈加扑朔迷离。”他声音微沉,“如今民心浮动,人言可畏,街谈巷议之汹汹,竟有盖过事实真相之势。百姓所信,往往非事实如何,而是其愿意相信者、或被引导相信者。此流言若不善加疏导,恐为奸宄所用,动摇国本。”

司寇纪而增话音刚落,伊尔根觉罗便冷冷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寒意:“流言止于智者,更需止于铁腕!当务之急,一在严控舆情,凡捕风捉影、妄议朝政者,杀一儆百!二在速定廷尉人选,稳定宫禁人心。臣以为,现任京兆府少尹……”话未说完,忽见上首的野利首辅抬起眼皮,淡淡地扫了他一眼,目光并无厉色,却自有威严,伊尔根觉罗后面的话便自然而然地咽了回去,不再言语。

御史大夫赫连乙接口道:“臣以为,除查明死因外,亦当彻查此三位大人在任期间之操守,若有贪腐渎职、结党营私之实,亦当公之于众,以正视听,或可稍息流言。”

丞相傅察骧则持重道:“查案自当严谨,人事更迭亦需按部就班,当务之急是稳定局面,避免再生枝节。”

此一节议论已毕,众人皆看向首辅,静候示下。野利首辅沉吟片刻,最终决断:“流言之事,着中书令并礼部妥善处置,务必‘正本清源’。调查之事……”他目光锐利,“事关重大,不可声张。便由右相完颜旻密查督办,锦衣卫与西厂需得通力配合,一应情形,径直报与本官。至于廷尉继任人选,容后再议。”

此事议定,野利首辅话锋一转,面色更沉了几分:“近来诸事纷扰,不独京中。西境战报,诸位也看了。耶律太保,你先说说军情。”

耶律迎起身,展开一份边报,肃然道:“禀首辅大人,西境与梵教之纠缠,旷日持久。那梵教教众,不与我大军正面决战,只行袭扰牵制之策,用兵诡诈,常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使得我朝数千里边防线上,烽烟处处,防不胜防,实是胶着消耗之局。”

“如此糜费?”野利首辅眉头又锁了起来,“国库可能支撑?”

丞相傅察骧接口道,声音带着一丝沉重:“回首辅大人,西线之耗,已成国库沉重负担。不瞒诸位,去岁至今,粮饷、器械、转运、抚恤……各项开支,浩如烟海,几与东南数郡全载漕赋相当!”

尚书令费归旅亦面色凝重:“丞相所言非虚。为此,朝廷只能在别处辗转腾挪。近年来,京城内外之房税、地亩之征、商贾之税、乃至关市贸易之税,无一不在加增。即便如此,户部账面亦常显窘迫。长此以往,国库空虚还在其次,只怕民力不堪重负,生出事端啊!”

厅内气氛更是压抑。伊尔根觉罗冷然打断:“国之安危,岂能以区区钱粮民怨计较?梵教贼子不除,边境永无宁日!依我之见,当再增兵西向,毕其功于一役!钱粮不足,可再行‘劝捐’!有敢非议者,以通敌论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