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辽朝梦影 > 第10章 议秘阁权臣筹边计 闻警讯御座意难明

第10章 议秘阁权臣筹边计 闻警讯御座意难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值天仪治平元年暮春,连日晴好,惠风和畅,然都城琮府的空气里,却似弥漫着一层无形的阴霾。自开春以来,先有谏议大夫达勃心坤与峒城节度使温迪罕孔英同日投水,惊动一时;未几,职任关键的廷尉完颜坤涛又于府邸“暴毙”,更是引得朝野震动,人心惶惶。宫城内外,禁卫巡查,比往日更见频密森严,往日里还算热闹的官邸间宴饮往来,也骤然冷清了许多。上至王公勋贵,下至九品芝麻官,人人自危,个个谨言慎行,生恐在这风声鹤唳之时,不慎触了哪方神佛的霉头,步了前几位的后尘。

这一日将近巳时,位于皇城西南一隅、那处并不起眼的四方馆,外头看着寻常院落,内里却早已是戒备森严。能出入此地的,无一不是当朝一二品的大员,且多半还需特旨召见。此馆原是世祖皇帝感念老臣功勋,特赐予当时的纥骨首辅颐养天年之所。奈何此处离内宫极近,老首辅心怀惴惴,唯恐落个“僭越”之名,几番上书恳辞,终不敢受。后来便渐渐成了历代内阁首辅召集心腹重臣,密议军国大事的专用场所。

与那即将举行议事、气氛已然凝重如铁的正厅隔着一道曲折回廊并一堵绘着松鹤延年图的影壁的侧院备茶处内,此刻正有三四个小太监在管事太监王公公的监督下,屏息静气地忙碌着。王公公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太监,在这四方馆伺候多年,最是懂得规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正监督着两个小徒弟并一个新来的小内侍将新到的雨前龙井用精准的水温冲泡进十余个白地描金的官窑盖碗中,又仔细验看着一碟碟巧样精致的细点,务求件件无可挑剔。

这新来的小太监年约十二三,眉目清秀,手脚看着还算稳当,只是那双眼睛总忍不住骨碌碌地四下打量。王公公见他好奇,便略带几分教导的口吻说道:“小子,机灵着点儿!这儿可不是你先前当差的那些所在!能进这道门槛的,哪个不是朝廷的柱石?待会儿把茶水送进去,放在指定的位置就赶紧出来,里头的大人们说的一个字,你都不能听,听见了也得当没听见,烂在肚子里!否则,仔细你的脑袋!”

新来的小太监忙垂下头,恭声道:“是,公公教训得是,小的记下了。”他眼珠一转,又忍不住好奇地朝院外指了指,小声问道:“公公,小的方才进来时,似乎瞧见还有几位穿着绯袍的大人在偏厅廊下候着?他们……为何不直接进来呢?”

王公公道:“哼,那是持有‘四方馆行走’资格的殿阁大学士们!他们今日若非是首辅大人特旨召来全程参与议事,多半便是在偏厅候着,等首辅大人或哪位大人传召进去回话。事毕即走,若无特宣,是断不能在此久留用膳的。这是四方馆的老规矩了!”

“原来如此,”小太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能进正厅议事的,都是些什么大人呢?”他一边问着,一边手脚不停地将王公公验看过的点心碟子往托盘上摆。

王公公压低了声音:“还能有谁?自然是那几位开府仪同三司的老爷们!他们可不一样,得的是‘四方馆食宿’的体面,能在此用膳、用点心、午间打个盹儿,若真是军国大事连轴转,经首辅大人点头,住上一宿两宿也是有的。你小子给我记牢了,万万不可冲撞!”

“是,是!奴才记下了!”新来的小太监连连应声。

就在这时,正厅方向传来轻轻一声玉磬响,这是传唤奉茶的信号。王公公立刻敛容,对那小太监道:“快!茶水!仔细端稳了!”

那新来的小太监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起那沉甸甸的黑漆描金托盘,托盘上整齐地摆放着八只白瓷盖碗,茶香袅袅。他低着头,敛着神,迈着细碎而平稳的步子,向正厅门口走去。待他端托盘至门前,便有内侍上前,无声地替他推开了厚重门扇,让其入内。这新来的小太监便低着头,迈着细碎无声的步子,独自一人端着托盘走了进去。厚重的门扇在他身后又悄无声息地合拢了。

但见那议事正厅之内,果然非同凡响。此处不用金玉堆砌,然一桌一椅皆是千年紫檀、黄花梨所制,木纹肌理,温润如玉;四壁看似空阔,仅悬两幅笔意萧疏的前朝名家山水真迹,墨色深沉,意境高古;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驼绒静鞭毡,踏之如行云端;窗棂皆以蝉翼般的细绢蒙之,透入的光线既明亮又极柔和;四角兽足夔龙纹铜炉中,正燃着极品伽南沉水香,其味幽淡,若有若无,更添几分凝重肃穆。

长案两侧,早已端坐着八位气度森严的重臣。此数人者,乃当朝具开府仪同三司之显秩,位列中枢重臣也。他们皆身着正一品绯色朝服,胸前仙鹤补子用金线银线绣得栩栩如生,腰间皆束玲珑剔透的和田玉带,在柔和的光线下,反射出沉稳内敛的光华。正是:中书令伊尔根觉罗面沉如水;丞相傅察骧双眉微蹙;太傅完颜平距与太师贺赖离讷两位元老并坐,闭目凝神;尚书令费归旅与司寇纪而增、御史大夫赫连乙、太保耶律迎则各自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管事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