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临京城
发挥如何,可毕竟是第一次前来会试,也不甘心,故而这日发榜,也过来看了看。但眼看金榜右起不久,就是孙星衍的名字,而自己的名字,却怎么找也找不到。
眼看这一次不中,就只好在京城滞留三年了,正要离去之时。忽然听得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伯元,此次是否得以取录”
阮元回头看时,见是钱大昕,虽然心有不甘,也只好摇了摇头,笑道“渊如兄名在前列,可是要恭喜他了。”
钱大昕道“渊如胆子却没你大,这般时候了,还躲在房里不敢出来。不过伯元,也莫要太在意,渊如我比你熟悉,他虽然会试一举得中,可之前乡试,直考了五次方得中式呢。”
阮元确实没太在意,道“先生,渊如兄精于尚书,我虽与他交往不多,可听他说起书中典故,却比我熟悉得多了。我学问不如他,也是应该。只是想到还要等上三年,才能再赴会试,不觉有些遗憾罢了。”
这时只见数骑快马,自阮元和钱大昕面前飞驰而过,过了礼部大门,到了太医院的拐角处,径向左疾奔而去。钱大昕看着几匹快马,缓缓道“伯元,我在朝中颇有些故交。他们已告诉我,皇上八旬万寿将至,故而要开恩科,或许你等不了三年,便又有会试了。”
阮元不解,忙问其故,钱大昕道“按已往规矩,若是朝中有皇上、皇太后万寿,便要例加恩科。原本下一场会试,定在乾隆五十五年,若是加恩科一场,不出意外,乾隆五十五年会改为恩科会试。而原本那一年的会试,要移到之前的乾隆五十四年。若是如此,伯元,两年之后,你便还有机会。”
阮元笑道“若是真的如此幸运,倒是要先谢过先生提点了。”
钱大昕道“伯元,若你并不执意于进士功名,我寻个法子,帮你问问王中堂,若你卷子虽然落选,但亦有可取之处,补个内阁中书,便举人资历,也能为官。伯元意下如何”
所谓内阁中书,乃是朝廷之中,撰写公文的官员,一般会从进士朝考名次较低者和落榜举人中成绩较优者里,择人选用。虽然内阁中书不是进士,也有从七品官衔,若是日后考核成绩优异,一样有升迁的可能。
只是内阁中书平日公务繁忙,若是真的去了,再想准备会试,便难有足够时间。故而阮元想着,也一时犹豫不决。钱大昕见他难以当即决断,也不在意,道“伯元,如此大事,让你一时决断,也为难你了,不如咱们先走走,待你心情稍平复些,再下决心不迟。”
说着,钱大昕拉过阮元,一路渐渐西行,眼看路上又有数骑快马,虽已进得内城,却一刻不停,所前往的方向,也于之前相同。
阮元不禁好奇,问道“先生,今日这许多快马,是往哪里去的”
钱大昕道“到那边巷子转角,便是兵部。这些马都是往兵部送加急文书的。年初台湾急报,彰化人林爽文,举兵反抗朝廷,眼看前线兵马,累月无功,故而已失陷了数城。这个月里,朝廷那边军机处议事,竟一日空闲都没有。”
说到这里,也不禁感慨,道“其实这朝廷里都知道,那福建将军恒瑞,是个懦弱无能之辈。东南战事一起,他本应及早出击,一举歼灭敌人。可实际上呢却是一连数月,迁延不进。眼看台湾那里,柴大纪将军已取了诸罗,他仍是不进兵。眼看这一两日间,估计皇上也要另择要员,前往督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