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天地至音,伏羲天响,欲与圣人试比高
的歌声在这天地间回荡,却不见比干执琴,只是将那手抚摸在凤来琴之上,似在感受这靡靡古韵,也似是在聆听李耳讲授的大道至理。
“清静非无情,无为非不为。”
天音无情而育万物,吾当似天而含慈悲,十二玉音齐鸣,化为一道混沌真音,音波所及处,枯木逢春、山河重塑,万籁俱寂。
那玄天苍穹之上,镇元子也在观望。
清风、明月二人在那身旁,清风道:“李耳乃圣人老子化身所在,口含玄珠,字字天宪,这比干终究是一介凡人之身,岂能与圣人抗衡?终究是一腔热血凭空。”
镇元子道:“音律之道,并非你等二人想象之中那么容易,你等且看看四周。”
镇元子拂袖一动,只见无数修士秉承着这一道混沌天音,陷入了修炼之中,天地间的仙灵之气与这混沌气机融合,竞化为先天灵韵。
对于这些未曾堪破大罗弥障的人来说,乃是一场修行盛宴,对于那些修为高深者,则是悟道突破的良机。
却在此刻,所有人心中一沉,只见比干指尖划过凤来琴,琴尾雕凤双目骤亮,一声清唳冲破云霄。一只火凤虚影展翅飞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凤来一笔,与那十二重楼演化的天地至音相互共鸣。这通沓天地,冥冥寥寥的玄道至音,激荡起所有人的心神。
只听比干道:
“老先生且听这神天之响!”
“真气破沉散气海,伴随周天练伏羲一一大音希声。”
比干拨弄琴弦,凤来琴似与这天地绝响化为共鸣,映出星河倒影,而引天地共振。
汜水关上传来九幽龙吟,云层中隐现雷纹凤唳。
弦为希声者,大音至静,通乎杳渺。
游神羲皇上,出有入无,为之一一道。
神渊出海,凤来琴奏,三界俱寂,唯有那一弦天音竟势与那十二重楼比天高。
九天玄女、素女二人齐齐睁开那不可思议的双眼,朝着法坛之上看去。
区区一个人族之身,此刻竞得到了凤来琴的认可,两人似在比干身后看到了太子长琴的虚影。比干此刻正是借势太子长琴,这古来第一乐师,势与这李耳一较高低。
纵是李耳之尊,此刻眼神之中也显几分意外之色。
一瞬之变,便是天机之变。
那浮空之中,南极仙翁与广成子两人并肩而立。
此刻二人难掩眼神之中惊诧之意。
南极仙翁道:“难怪大天尊对于人族气运如此看重,这人族的确拥有不可思议的创造之力,这神弦天音,竞能与大天尊的道相抗衡。”
广成子只是道:“不过就是借了太子长琴大势,仔细说来这太子长琴当年便是女娲娘娘点化,你说这背后会不会有女娲娘娘的手笔?”
南极仙翁一听,顿时脸色一变,道:“你是说这是女娲娘娘与大天尊的气运之争?”
广成子点了点头,道:“也不为不可,毕竟殷商之中如今以女娲娘娘为尊,奉为人族圣母,女娲娘娘如今气运大增,如今那弟子又在殷商之中。”
南极仙翁眼神之中闪过一丝骇然之色,若当真是如此,那便是封神之中的惊天变数。
娲皇宫中。
女娲在那莲池之中看着汜水关发生的一幕,嘴角勾勒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李耳此举看似高明,不过这可不是上古洪荒,人族已是那有血有肉的生灵,也不再对圣人一味信仰。若今日在人间之中落了下乘,只怕徒留三界笑话。”
听到女娲呓语,旁边的金宁忍不住笑道:“恐怕三界之中也只有娘娘敢笑话老子圣人,当年太子长琴之死甚是遗憾,如今凤来琴重出三界,这也是太子长琴留在三界之中的天音。”
“只是宁儿好奇,究竟是何人写的这伏羲神天之响,这等曲谱,莫非是人族那天皇伏羲?”女娲摇了摇头,道:“本宫也好奇,以比干的命运轨迹,绝难参悟这天地至音,其中定有缘故。”那火云宫中。
黄帝、大禹、伏羲皆在关注此刻。
大禹道:“羲皇何时以伏羲八卦演化出这天地至音,此举只怕会引得圣人不满。”
伏羲苦笑一声,道:“此事并非本座所为,皆是人族以自身意志演化,这琴律一道本通达天地,并非取巧可得。”
黄帝微微点头,道:“看来殷商背后自有高人相助,圣人执念化为李耳,本想截取殷商气运,以成周室之天统,如今看来这人皇麾下自是人才济济。”
“若今日李耳成画地为牢之局. ...”
黄帝说到一半,便察觉到自己有一些失言。
大禹也是眉头一皱,此刻却也道:“吾等坐镇的是人道气运,而并不是人教气运,你也不用如此拘谨。黄帝并未多言,若是今日李耳这十二重楼被破,那么可以预见,圣人威严将跌落,或许这是自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李耳双眸微微开阖,抬头朝着那寰宇之上看去。
伏羲天响,大音希声,截取这天地一线大道天机,竟与那十二重楼成了相互抗衡之势。
“强音乱道,天律正之。”
李耳再出圣贤之音,挥手一动,只见苍天之上那十二重楼所化的玉钟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