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69章【69〕
1973年,林城,大湖村。
大湖村依山傍水,村子前面有湖,后面有山。十三岁的陈洋刚在家里吃完饭,吃饱喝足后,他闲得无聊,决定去山上打点野兔子来吃。
他已经好久没开荤腥了。
前些天去河里摸的鱼虾,他没舍得吃,跟村民换了一点米,正好家里没米。他爹妈是年后去湖里打鱼掉湖里淹死的,那时才二月初,隆冬未过,气温在五度以下。
湖水更冷,人掉进去,哪怕是水性再好的人,身体也会因为瞬间接触到冰冷的环境而应激变得僵硬。
更何况他爸妈还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花最能吸水,原本两斤重的棉衣棉裤,一进入到水中,估计能立马变得十斤重。
冰冷刺骨的湖水外加厚重的棉衣,让人在掉进水中后,挣扎都来不及,就这么被活活拽入湖底。
陈洋爹妈死得早,稻谷都未来得及种,家里只剩一袋去年的陈米和一袋种谷,再外加米缸里的半缸米。
眼看着家里的米越吃越少,陈洋犯起了愁。他虽然也干农活,但也只是充当一个搭把手的角色,因为他平时要去镇上上学。
要他从育秧苗开始,抽水、耕田、插秧,再施肥、打农药,到最后收割、打谷、砻米,这些他一个人做实在力不从心。等最后一碗米吃完后,他开始乞讨生活。
挨家挨户,让人赏一碗饭吃。
起初村里的人还会出于善心接济一下他,施舍一碗饭给他吃,但接济一两回,大家就不太愿意了。
这年头大家都不太好过,平白地把饭送给别人吃,那就意味着家里人要少吃一碗饭。
陈洋也看出了村民的不乐意,他今年十三岁,正是自尊心强的时候,开口乞讨已经是他放下脸面的最大限度了,若对方还不情不愿,甚至恶语相向,他也不会再低三下气地祈求。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更有尊严的另一个办法。帮村民干半天活换一顿饭吃,或自己去河里摸点鱼虾,去山里打点野味,用这些东西交换。
这样一来,村民就乐意多了。
帮干半天活,但只是给一碗饭,那可划算多了。如此,靠帮人干活,陈洋从年初混到了年中。帮人干活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干着干着,陈洋也慢慢摸清楚农活是个怎么的干法。
他决定明年开春,自己种稻谷,自己种菜,自力更生,不再祈求别人的施舍。
家里有不少他自制的弹弓,他眼神准,用弹弓打鸟一打一个准。就是野兔子不好打,一下打不死,若是没精准地打到兔子的眼睛或者头部,很容易让它跑了。
他拿起两把弹弓,揣着一口袋小石子往后山走去。到了后山,他先是爬上一棵树,然后坐在树枝上静静地等待猎物的出现。等待猎物的时候,他听到不远处传来嚓嚓嚓磨东西的声音。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在持续听到这声音后,他才确认不是自己的错觉。
他往四周看了看,没看见声音的来源在哪儿。随后,他爬下树,开始寻找这个声音。
因为这声音极大的妨碍了他打猎,野外的动物可比家禽家畜警觉多了,但凡听到一点响动就会跑得无影无踪。
只要有这声音在,野兔子肯定不会出来的。陈洋循着声音,很快便找到制造这声音的始作俑者-一竞然是个小女孩。他一下认出小女孩是谁,是他们村里的钟若兰。钟若兰今年八岁,是她娘改嫁到赵家带过来的拖油瓶,她生得很漂亮,村里人大部分都认识她。
村里人都认识她除了她长得漂亮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赵龙海经常打她,打得她哇哇叫。
小女孩在一块石头上磨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刀像是一把被丢弃的军刀,刀刃有将近二十厘米。
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找来的。
小女孩磨刀磨得认真又卖力,刀刃擦过石头的声音咔嚓咔嚓,陈洋方才听到的声音就是从这发出的。
陈洋站在小女孩的身边站了很久,她都没有抬头,还在专心磨她的刀。他顿时起了兴趣,心想这么大点的小女孩磨刀干什么。“你磨刀干嘛?"他好奇问道。
听到陈洋的话,小女孩只是停下手里的动作,抬头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开囗说话。
陈洋在看清小女孩的脸后本能地怔了一下。因为他看见小女孩左脸青了一大块,右脸也没好到哪里去,半边脸有些浮肿。
显然这都是她那继父干的,而且赵龙海打她的程度明显超越了大人教训小孩的界限。
小女孩只是抬头看了他一下,然后又低头继续磨刀。之前,他好奇钟若兰磨刀做什么,而现在他脑中冒出一个想法。她磨刀不会是为了杀人吧?感觉她身上杀气挺重的。一个成年人身上杀气重,他可能会害怕,但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身上杀气重,他只会觉得好奇和有趣。
这下,陈洋连兔子都不打了,专门留下来跟钟若兰说话。他站在她旁边,时不时就出声问一句。
“你脸上的伤是你爸打的吗?”
“你后爸打你,你亲妈都不管吗?”
小女孩直到起身准备离开都没搭理他一句。可陈洋还是锲而不舍。
“你明天还来磨刀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