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你跟我说这是卢尔马兰?谁信啊!
为中心如蜗牛壳般缓慢散开,从村口进来,越往中心走建筑越密集、路两旁的车子越多.气氛越热闹。
旅游局的三人暂时忘记了观察停车位,看了一路古建筑。
卢尔马兰和吕贝隆的其他村子一样,核心建筑群是从中世纪保留下来的,这里的历史甚至比其他村子更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但神奇的是,即使这个季节没有鲜和绿叶的点缀,卢尔马兰的建筑群也充满勃勃生机——大部分房子的外墙都被修缮过,还有一部分做过翻新。
“这些房子是政府出钱翻修的吗?”昆西好奇的问布兰科。
翻修这么多房子,政府需要拿出不少人力和财力。
布兰科双手背后,看两侧建筑的眼神像是看自己的孩子:
“不是,是村民自发修的。”
昆西和艾利安互看了一眼。
村民自发修缮自己的房子?
这还是普罗旺斯吗?
普罗旺斯人甚至不愿意给堵了的下水道一分钱,居然会给房子外墙钱?
艾利安的视线中突然出现了一座颜色鲜艳的民宅。
她心中一喜,似乎是找到了答案,脱口而出道:
“是因为艺术家的到来,所以改变了村民的心态吧?”
这一路时不时就会出现一座颜色亮丽的房子,而且许多普通民宅上也可能看到艺术元素。
在艺术的熏陶下,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艾利安突然皱起眉头。
时间不太对,艺术家涌入卢尔马兰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情吧?
布兰科骄傲的说:
“艺术家来卢尔马兰之前,村民们就自发的开始修房子了,他们是被一个村民影响的。”
默默看了一路的威利惊讶的问:
“被一个村民影响?如何影响的?”
“咳咳——”昆西用咳嗽声提醒威利注意自己的情绪,随后他笑着对布兰科说,“没想到今天正好赶上集市,去看看吧。”
来卢尔马兰的日子是旅游局定的,所以碰上集市完全是偶然。
在看到道路两侧停了许多车时,昆西和艾利安就想到了,今天一定是集市的日子,否则在旅行淡季不该会有这么人。
不过等他们来到集市的范围,继续向中心老教堂行进时意外的发现——卢尔马兰的集市非常冷清。
顾客寥寥,街道上更多的是追跑打闹的孩子和在摊位后面坐着聊天的村民。
“来逛集市的人不太多?”昆西问身边的布兰科。
布兰科点头,实事求是的说:
“卢尔马兰距离梅纳村和博尼约非常近,集市的日期也是挨着的,我们的集市文化很难推广出去.今年已经算好的,有90多个摊位,去年这个时候只有不到70个。”
昆西默默点头,没有说什么。
一年四季都举办的吕贝隆特色集市是带动村落经济提升非常重要的手段,集市文化发展受阻,游客一定就少,那么村民很难富裕起来。
他用怜悯的眼神看向两侧的本村摊主和他们的孩子:
可怜的人啊,很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这片贫瘠的土地,无法过上幸福的人生。
突然,昆西脚步一顿。
他停在某一个卖蜂蜜的摊位前,认真打量这位摊主手边的酒瓶子。
昆西很清楚,在卢尔马兰这样的小村子里,村民平时只会喝合作酒庄或酿酒合作社生产的劣质红葡萄酒,但这个摊主拿的却是一款价格绝不算亲民的粉红酒。
斯特斯加酒庄生产的粉红酒是普罗旺斯最好的,他绝不会看错。
卢尔马兰居然有人喝粉红酒?
而且还是这么好的牌子?
虽然一肚子疑问,但昆西还是很快收回了视线。
但让人意外的是,那摊主发现昆西一直盯着自己的酒看,友好的问:
“要喝一杯吗,外乡人?”
话音未落,旁边卖农具的摊主拿着一瓶教皇新堡生产的、同样价格不菲的红酒过来: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被罗南带的爱喝粉红酒?外乡人红酒喝不喝?我那里还有隆河谷生产的最棒年份的干白,今天心情好,咱们把它开了。”
昆西愣在当场。
隆河谷生产的最棒年份的干白一瓶最低500多法郎啊。
就这样拿出来招待陌生人了?
在昆西震惊于村民的异样表现时,艾利安也发现了让她震惊的事情。
几个年轻妈妈在某一座民宅门口哄着几个小女孩玩,发出了代表着喜悦的声音。
同为母亲,艾利安非常在意女性和孩子们的情况。
她想要观察一下,在这种贫瘠的地方,女性和儿童是否生活在‘水深火热’里。
这一看吓了她一跳。
其中一位母亲给自己女儿涂的口红居然和艾利安化妆包里的口红是同款,而另一个妈妈手里拿的口红是另一个很昂贵的化妆品牌。
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几个小男孩打打闹闹的跑过去,艾利安又注意到,其中一个小男孩穿的球鞋居然是耐克的!
艾利安的目光在一个又一个带着笑的女人、女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