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你是真不怕去喝茶是吧;贺岁档
能以你的名义发,换个人就行了,只要作者不是你,就没问题。” 苏木一笑:“那简单,咱工作室这么多人呢。” 小橘子:“我!我我我!我最喜欢写作了!” 苏木按住了小橘子的脑袋:“别跳,你不适合。” 小橘子:“为什么?我也要当作家!” 苏木:“你坐家倒是行,作家就算了,这题材跟你不搭。” 小橘子噘嘴:“哼,那你说谁合适?” 苏木:“让朱师傅顶一下吧。” 小橘子:“……” 朱师傅:“好。” … … 几天后。 苏木跟钱继达和小橘子再次飞往京城市。 先跟许江碰了个头,随后便是进组,开始拍摄鬼熄灯剩下的部分。 而与此同时。 贺岁档的电影,也全面上线了。 虽然苏木的热搜来的有些猛,但电影院线的节奏可不会被打乱。 几部电影正式开播。 随后的一周时间,所有人都开始关注起了这一期贺岁档的成绩。 苏木在拍摄期间,也是特意买了几张电影票,去看了几场。 张怀谋之前说的几部他都看了。 顾安导演的《东林闹事》。 吴东升导员的《千禧年》。 当然,还有董雪飞的《恋爱挽歌》。 每年的贺岁电影都有不同的题材,有生活剧,喜剧,爱情剧。 相对而言,喜剧还是比较吃香。 其次就是看影片的阵容和噱头了。 不过今年明显这几位导演都没对内容做什么噱头。 也就除了林浩明和苏木之间的争议算是一个亮点了。 而随着第一周过去。 票房也开始了统计。 几乎每年黄金档期的时候,对同期电影的票房排序,都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人们话题。 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了新一年的大环境和消费水平。 所以不单单是影视娱乐八卦会关注。 很多投行金融圈的也会看一看,同比是否有增长和下降。 而对一部影片票房统计。 从上线到下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电影公司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也可以延长放映期,这属于个别因素。 不过大部分的排行,就都是一个月上下的票房数量。 七天票房: 顾安《东林闹事》9700万/票房 吴东升《千禧年》9500万/票房 董雪飞《恋爱挽歌》9900万/票房 黄鹂《喜迎新房》3700万 耿兴《武林指南》4700万 《…》 … … 京城影视基地,影棚内。 许江看着手机:“实话实话,今年的票房的确是有些偏低,不过可能也是因为题材的问题,其实顾安的这部片子很好,内容也不错,但演员阵容没有大咖,票房也没拉开差距。 第一周都没过亿的话,感觉今年也不会太高了,好一点可能四五亿就会封顶了。 当然,毕竟是第一周,也不乏有后两周忽然起飞的可能性。 苏木,林浩明的那部也是很有可能异军突起的,我托人问过,奥莱影院给的排片量可不少呢。” 苏木刚拍完了一场戏下来休息。 许江就开始给他分析局势了。 看了看网上的票房参数之后,苏木一脸的羡慕:“真爽啊,一周就能捞一个小目标,够我我忙活一年的了。” “……”许江无语。 咱就说是不是关注的点有点歪了? 难道不该关心一下票房数据吗,想想之后你该拍什么样的贺岁片能够超越现在的林浩明。 就算他今年可能没多大的突破。 但至少这个势头也是四五亿可能性极大。 别到时候你拍个出来,只有几千万连一个亿票房都没过,那可就闹笑话了。 往年几千万票房的比比皆是。 许江:“苏木,别想的太好,票房是票房,就算你是制片方,实际赚的钱也不可能是这个数。” 苏木笑了笑:“我知道许导。” 其实这个他还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