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473章 河流湿地

第473章 河流湿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73章 河流湿地

高德见状,打了个招呼,便去忙正事,留郭阳一人在茶几上瞎琢磨。

思来想去,他也摸不准上层对红旗河是什么样的态度。

但并不妨碍嘉禾继续往这个方向使劲,事情成了,嘉禾也将是最大的受益方之一。

喝完一壶茶,郭阳又看了看这方面的资料,天禾在沿线城市建立起了九个文冠果组培工厂。

工厂已经开始培育文冠果苗,而且直接是培育两三年生的大苗。

嘉禾生化也会引导地方建立一批文冠果能源林基地。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

他又联系了赵希涛研究员,以及王浩院士的团队。

嘉禾每年都会支持一部分经费,用于河流水文、自然条件等等的研究。

他也算是检查了一番工作,其实资料越详细,困难也就会越来越多。

现阶段就是如此,随着研究深入,暴露的难点让赵希涛多次欲言又止。

“赵老,有什么困难你就直说,大家一起商量。”

“哎,没什么,该说的都说过了,估计我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随着文冠果油一天比一天火热,赵希涛也有点品味出了嘉禾的想法。

文冠果的潜力越高,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越大,尤其是加工生物能源这一项,可谓切中了国内的痛点。

西北的土地足够广阔,只要有足够的水,就能变出几亿亩,甚至十亿亩的能源林。

这样一来,收益与投入之比会变得更好看。

如果说以前‘红旗河’只是构想,现在则是让人看到了具现化之后的收益,以后对红旗河的呼声只会越来越高。

“赵老身子很健朗,也许再过十年,这条河流就可以动工了呢,以后你可是功劳簿上排在前几的功臣。”

“免了,这条河流是好是坏,还是留待后人去评说。”

“肯定是好的。”郭阳笑道:“赵老担忧的无非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点可是嘉禾最擅长的。”

“我可没看到”

相比赵老,王浩院士团队对红旗河工程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仿佛一切手到擒来。

两个团队刚好形成了互补,这样也好。

想着赵希涛担忧的生态问题,郭阳在电脑文件上找了找嘉禾生态的资料。

有些东西他不一定看,但各种最新的文件和资料一直都是定时更新的。

这也是祁子文的细致之处,他知道郭阳想看什么。

找了一会儿,郭阳找到了疏勒河流域的文件,视频、图片、文字、数据……所有东西一目了然。

经过多年的休耕节水,双塔水库向下游的生态泄水目标在今年已完成。

一期的目标是泄水9000万m,使到达玉门关一带进入西湖湿地的水量达到3800m。

但实际泄水量超过了1亿m。

再加上流域内每年休耕7万亩的顺利实施,节约了大约0.49亿m水。

相当于双塔水库以下流域今年多出了1.49亿m的来水。

这是一股很可观的来水,让最终流入西湖湿地的水达到了0.5亿m。

湿地已不仅仅是湿地,在悄无声息之下已形成了宽广的湖面。

变化不仅仅是这些,疏勒河水文监测的数据也出现了异动。

疏勒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大约在10.13亿m,但最近两三年,疏勒河的年径流量都有了小幅增长。

除了鱼儿红牧场、盐池湾湿地等上游生态的改善,也和中下游河道两岸的植被恢复有很大关系。

视频和照片里,粉红的瀚海红麻仿佛一线天,一眼望不到头。

在离河流更远的区域,沙棘、霸王草、白沙蒿、冰狼草、文冠果如同哨兵一样,形成了层层防护。

植物群落涵养水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区域性的小气候形成。

郭阳还看到特意标红的数据栏里,流域内年降水量也有了变化。

60mm——66mm——75mm……在表格后面还标了个问号,可能不确定是偶然,还是真的在改善。

看到这后,郭阳又回头特意找了找鱼儿红牧场和盐池湾湿地等上游的资料。

如果流域内增加降水,最可能的也就是上游的高海拔区域了。

他的猜错果然没错。

在鱼儿红牧场和盐池湾湿地的植物品种里,他看到了针茅

这是他费1023点自然能量培育出的祁连山水源涵养主力草种。

不仅是牛马和羊都喜食的优质牧草,在形成植物群落时,还可截留更多水分,吸收太阳辐射,可以增加高寒地区的空气湿度和降水。

而在鱼儿红牧场的草场恢复过程中,也用上了针茅。

在党河上游的盐池湾湿地,同样用了大量的针茅。

另外,还有冷杉。不过冷杉树还小,发挥的作用尚且有限。

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反转,也许再过几年,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变化还会更明显。

严格说来,红旗河已经在施工了。

疏勒河就是红旗河的一段,而且是连接罗布泊,并最终与塔里木河相连的重要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