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
发这东西?类似檄文?”
诸葛亮笑笑,“此乃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书到丹阳之时,想必魏延也该兵临寿春城下了。”
显然,诸葛亮又是多管齐下了。
“如此,便依三弟,孙贵,速命人将此书送往宛陵。”
“兄长要去观战吗?毕竟寿春,是未来淮南治所。”
诸葛巡稍稍回味了下这两天的生活,旋即摇摇头。
“还是算了,等文长打下来再去吧。”
诸葛亮说着,从案后拎起一只包袱,“那便由弟为兄督战,兄长在舒县,可要保重身子。”
诸葛巡每日晚起,三弟意有所指,于是无奈一笑,“孙贵随你前去吧。”
三弟这檄文也写好了,连行囊都收拾好了,他就不劝了。
诸葛亮执扇拱手,旋即背袖离去,林默捡上包袱,跟着离去。
···
大约第二日午间,小憩刚醒的孙权收到了诸葛巡的书信。
先是诧异于诸葛巡为何会给他写信,而且一摊开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片。
但细细一看,孙权脸色顿时僵住,并且随着往下看,脸色变得一阵青一阵白。
直到看完,那句“再度背约”和“对等回应”宛若一道雷霆在孙权脑中劈响。
他这刚刚给孙氏道歉洗白,不到几天功夫,又背上背信弃义的背约恶名了?
那他的颜面,岂不是白丢了吗?
真当他的颜面不要钱?
“速传子瑜来见!”
孙权喝斥一声,声音之果决宏亮,令得侍候在旁的侍者都吓了一跳。
芍泽南岸营寨,孙贲最近也有春困,但睡也睡不好,总觉得心神不宁。
部属呈上一份书信,是驻扎春谷的鲁肃送来的。
鲁肃接受周瑜命令,发文通知各处革新城防,打造铁门,特别一些军事重镇,务必在一月之内完成。
孙贲看着文书,觉得有些莫名,这已经是周瑜鲁肃就城门问题,第二次发文了。
“公瑾与子敬何意啊?如此执着城门,难道六安与舒县守不住,就是因为不是铁门?”
“将军,章陵军有破门之法,不得不防。”
孙贲面露鄙夷,嚷道:“白跟我这么久了,战场胜负,在于兵雄马壮,兵甲精良,士气高昂,如此,纵城门大开,敌军也未必能攻入。”
“将军说的极是!”
属下不敢反驳,连连称是。
“周瑜终究年少,有伯符在时,尚能出谋划策,锦上添花,如今伯符不在了,独自领兵,还是嫩了些。”
“啊对对对!”
部属连连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