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千年李杜之争打生打死 杜甫 等等你……
轻而易举地戳碎,大唐成了最肥美的羔羊,谁见了都要来啃一口。中年的杜甫曾经衣着破烂,脚踩麻鞋,穿越无数战火,面见唐肃宗。唐肃宗见他如此可怜又忠心,于是安排他做左拾遗。这个八品官虽然品级低,却是天子近臣,能经常跟皇帝见面,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不久,杜甫卷入了前宰相的案子,被贬到华州当芝麻小官,直接坠入深渊。如今,四十八岁的杜甫裹紧单衣,趁着月色前行,去华州赴任。路上有一个小山村,叫做石壕村。天色已晚,实在赶不了路了,他于是想在石壕村歇下来。杜甫来到村口一户人家,敲响大门,大声喊道:“我是朝廷的官员,准备去华州赴任,能在你家歇一晚吗?我给银子的。”门内的老翁到底还是怕官,一开始非常警惕,从门缝中看他。杜甫曾经得过疟疾,还有风湿病,身体老迈,没有什么威胁的样子。老翁确认杜甫武力不强之后,便放他进来。紧接着,老翁左右看了看,赶紧把门关上,小声说道:“晚上蛇虫那么多,你怎么大晚上还在赶路?万一被老虎吃了怎么办?”杜甫找到位置坐下来,叹气:“这路上大头兵太多了,老是在打仗,我差点被人抢了行囊。后来,有人告诉我,最好晚上赶路,这样就不会碰见叛军了。”他话音落下,对面的老翁也悲从中来:“唉,也是,这些军队可比老虎可怕多了。我两个儿子跟那些叛军打仗,都战死了。”杜甫一听,很是伤心,不过对朝廷还有信心,安慰道:“那你们家这日子可要难过了,先挺一挺,终归会好的,朝廷一定会平息叛乱的。”老翁见杜甫是个和善的外地官员,心里好感越来越多,打开了话匣子:“不会好了,乡里一直在征兵,官吏一直在抓人,死的人太多了,听说我这种年纪的都要上战场。”“所以我让家人告诉官吏,我失踪了,白天不敢出门,只有晚上回到家里睡觉。就是为了躲啊。”“大人,您能不能跟官老爷说一说,把我的兵役给免掉?”“家里只剩下我跟我老妻,儿媳妇生了孩子还没断奶。要是我被抓走了,家里没有男丁,这一家子就完了。”杜甫看着满头白发的老翁,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这人年纪比自己都大,居然还要上战场。他虽然是芝麻小官,但到底还是个官,不然估计也要上战场了。他摇摇头:“我管不到这个。”老翁也没抱太多期望,唉声叹气。杜甫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反复说那一句话:“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老婆婆和儿媳妇因为是女眷,待在屋中没有出来。他们俩聊着聊着,突然间,听到敲门的声音。官吏大声咆哮,把门拍得震天响:“孙翁,还敢躲是吧?我知道你在家。把门打开!”老翁一听,知道是来抓自己的,顿时惊恐不已:“怎么大晚上来抓人了?以前不都是白天抓的吗?他们这是故意的。”“我先躲躲,你快跟我一起走,哦,对,你是官老爷不用怕,那我先走了。”他慌乱地来到后院的墙边,爬墙而走。老妇人见自己的夫君顺利跑了,心中松了口气,于是坦坦荡荡地去开门。官吏满脸横肉,横冲直撞,找了半天没找到孙翁:“你家人呢?”老妇人紧张地说道:“他失踪了,根本不在家,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那这个人是谁?”“是投宿的外地人。”官吏还想抓杜甫,结果杜甫亮出身份,虽然官职小,但大小也是个官。官吏只能放弃,可又不愿意离开,眼珠子转了转:“现在前线死的人多,村里人都要为国效力,你必须把孙翁给我找回来,不然这事没完。”老妇人哭着说道:“我的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了,有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都战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夫君这个男人。他都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能上战场!官老爷你就行行好,饶过他吧。”官吏见惯了这种哀求,面色都不改,冷着脸说:“可是上面都说了,家家户户都必须要出一个人。”应该是他们声音太大,屋子内吃奶的小孙子号啕不止。官吏眉开眼笑:“你家还有小孩,那说明肯定有年轻女子啊,军营里也缺年轻女子做饭。既然孙翁跑了,那就拿你儿媳妇抵吧。”老妇人如遭雷劈,一个年轻女子去军营里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老妇人哭天抢地:“不行啊。我儿媳妇还在奶孩子,要是走了,孩子也得饿死。官人你就行行好吧。”“不行也得行!”官吏快步往屋子走去。老妇人连忙阻拦,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似的说:“虽然我老了也没什么力气,但是做饭还是行的,就让我来吧!”官吏觉得老妇人年老色衰,有些不满意,但话都抛出去了,不管是谁,只要一个人就行。他于是不甘不愿地答应下来。杜甫望着这幅场景,气得头皮发麻,站起身说道:“他们一家子都这么困难了,怎么能这么做。这还有天理王法吗?”官吏面上恭恭敬敬,心里不以为然:“这又不是我规定的,是上官要这么多人。大人要是不满意,那就找我们上官去,别难为我了。”杜甫不愿罢休:“你们上官在哪里?我要见他。”老妇人一家眼里燃起了希望的火光。没过多久,杜甫见到了这个官吏的上官,立刻劝说:“这是不给百姓活路,绝对不能这么抓壮丁啊!”可是杜甫名气不高,只是个芝麻小官,更不是本地人,并不受人重视。上官皮笑肉不笑:“大人,前线战事十万火急,你要是耽误了军情,一万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再说了,这都是白纸黑字的规定,本官也是根据规定办事。你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