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京城是什么样的?
方永犹豫片刻,接过了那封有味道的信。 信里简单描述了李家近来的情况。 在荀家和李家的联合施为下,云华酒业已经垄断了酒行业的九成市场,月收入能维持在二百万两黄金以上,凭借云华酒业的暴利,荀贱已经在李家掌控大局,在荀家也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云华酒也被太皇太后钦点为皇宫御用酒,但荀贱在荀家家主和太皇太后面前提及有教无类的做法之时,却遭到了当头痛批。 此外,信里还有意提及了一条皇家秘闻。 吏部侍郎崔衍入宫面见太皇太后,为崔家少族长崔景炎向皇室提亲,求娶皇室公主,太皇太后没有答应,却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 皇室嫡系人丁凋零,当今天子尚无子嗣。 能够被称之为公主的,就只有还未得到正式册封的阿奴了。 “崔衍明知道方家和阿奴的关系,却还要利用职权为崔景炎提亲,绝不只是想和皇族攀上关系这么简单。” 方永握着信纸的手捏成了拳头,褶皱的纸页被生生捏成了几片碎块。 “入主京城的计划,要加快了……” 方永自言自语一句,抬头看了一眼李牧。 “你先去处理死士的事吧。” “我会找叔父和王爷商议,帮你把政绩写得好看一些。” “谨遵主公吩咐……” 李牧恭敬一句,把方永捏碎了的放到烛火上烧成灰烬,这才转身离开。 方永目视着李牧离开后,坐在摇曳的烛火前陷入了沉思。 二十年前的七王之乱导致江南死伤无数,人丁稀薄,足足二十年过去,江南的元气都还没恢复到二十年前的三成。 放眼天下,当年的富庶之地,也就比流放罪臣贼子 的岭南稍微好些了。 中原乃是龙盘虎踞之地,方家产业越是向中原地区深入,受到的阻力就会越大。 但只有向中原扩张,方家的产业才能接近大隋的经济权力中心,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才能拥有更多的权。 崔氏家族在中原地区的势力根深蒂固,不是留下几个孤女寡父守着祖坟的金陵崔家能比的。 拥有了足够的权和钱,他才有活着进入京城的把握。 方永看着星月满空的窗外,神色惆怅的叹了口气。 “入主中原,仅靠郑氏一族是无法做到的,下一颗能为我所用的棋子,又会是谁呢?” 门外传来了阵阵脚步声。 定彦平从门外走了进来,自顾自的说道。 “五万流民已经在金陵王家嫡子王皓明空出来的土地上安家,约莫有五个王家村大小,有些拥挤,不种地倒也勉强挤得下。” “三亩地的水泥作坊改造已经全部完成。” “五万人中,有三万人轮流进入水泥作坊做事,另外两万人安排到王家的那座矿脉中开采铁矿了。” “在原材料和成品运输及时的情况下,每天可以产出三百二十万斤左右的水泥。” “铺路方面,以现在的使用速度,金陵王家原本计划用五年的那座矿脉,最多还能坚持三个月。” “另外,你要的百名忠仆,我也帮你挑选出来交给罗锅了。” 定彦平说着,把找出来的百名忠仆的卖身契放到了方永身前的茶几上。 方永扭头看了一眼定彦平,深邃的眼眸继续遥望星空。 在没有科技的古代,他就算有万般手段也不得不屈服于人力。 三百二十万斤,换算下来也就一百六十吨,何况技术不成熟, 远远比不上后世水泥生产的质量。 “五万人不分昼夜一天的产量,只能铺筑二百二十丈左右的水泥路。” “一百六十丈,也就一里路,从金陵到长安的直线距离都足足有一千里,还要照顾江南的官府和各地豪强。” “你说……” “这条路我何时才能修到京城呢?” 方永心里又是一叹,不知道是在问定彦平,还是在问自己。 方永遥望着天上的月亮,隐约之间,阴云遮挡下的圆月变成了阿奴的模样。 “定先生,你去过京城吗?” “去过。” “京城是什么样的?” 定彦平坐到茶几旁,给自己倒了杯茶,望向星空的眸子里多了几分回忆之色,刻骨铭心道,“冬日雪地里的乞丐有多冷,京城的人心就有多冷,夜晚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