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新朝雅政,雨露君恩
泰昌元年,十月初一。
左顺门跪谏,已经是近十日前的事情了。
对于群臣跪谏,皇帝并没有牵连他人,只是将韩爌抄家罢职,流放三千里。
至于其余臣僚,并没有立即做什么处置。
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锦衣卫的刀剑一一落下。
许多关键职位上的官员,多因为贪污受贿,或是被查出结党营私之罪,被一撸到底。
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
而空出来的位置,则填补上那些肯做实事,或是渴望幸进,唯皇权马首是瞻的官员。
这几日,北京城的老百姓可谓是吃足了瓜,今日谁被抄家,明日谁被东市斩首,后天谁又被游街。
简直像是社戏一般,每日都有重头戏。
百姓已经看出来,咱们的这个陛下,是要做事的皇帝,与之前那些罢朝不管事的皇帝不一样!
杀杀杀!
这些个贪官污吏,就得杀光了才好!
不过...
朱由校也明白,一味的血色威胁,是治标不治本的,还会让君臣离心。
到底,他还是需要一些臣子来专心处理国事,治理国家的。
是故,对于罪责比较严重的,朱由校才会命人抄家流放处死。
轻罪的,并没有马上去下手。
雷霆之下,群臣惶惶。
最明显的,便是这些日子来,辞官的奏疏那是越来越多了。
这些奏疏,朱由校全都留中不发。
稍稍惩戒,就想撂挑子不干了?
他可不答应!
今日朔望朝,朱由校要振奋臣心,以及,在稍掌权之后,他终于是可以推出一些新政了。
此刻。
天将亮微亮。
初冬之日,紫禁城已显酷寒。
寅时三刻,百官陆陆续续于午门外候朝。
比起一个月前,此番侯朝的官员少了很多。
官员之中,站位还是泾渭分明,一边簇拥在内阁次辅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杨涟等人身边,一边簇拥在内阁首辅方从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刘廷元等人身边。
倒是有几个孤魂野鬼,如在东林党人眼中做了叛徒的孙承宗,压根没有响应左顺门跪谏的袁可立等,
这两人孤独侍立,两方谁也不接纳。
时候到了,锦衣卫力士挥静鞭三响,响如炸雷,全场肃静。
鸿胪寺官员在午门外高呼:“群臣入班!”
紧接着,鸿胪寺官员引导百官入殿前广场。
文官着赤罗衣、青缘赤裳,武官着虎豹补服,持笏板,按品级在皇极门前列队。
此刻已是卯时。
大明皇帝朱由校穿十二章纹衮冕,乘舆出乾清宫至皇极殿丹陛,乐奏《飞龙引》,侍卫列戟于殿门两侧。
锦衣卫鸣鞭,鸿胪寺官员高喊:“恭迎皇帝陛下升座!”
群臣亦是高呼:“恭迎皇帝陛下升座!”
很快,皇帝入殿升御座,内侍举华盖、执拂尘分立左右,尚宝司官员捧玉玺置案。
鸿胪寺赞礼官唱:“鞠躬”。
百官行四拜礼。
赞礼官唱:“山呼”。
百官拱手加额高呼“万岁”三次,再行四拜礼。
“众爱卿平身。”
繁杂的仪式之后,翰林院官员上前捧表笺进元日贺表。
鸿胪寺卿李宗延上前接过贺表,持贺表宣读:
“伏惟天启维新,日月重光。陛下承太祖烈圣之基,秉雷霆乾纲之断。去奸邪如秋霜肃野,拔贤良若春霖润物。朝堂为之澄澈,四海因之清晏。
前者群小营私,浊乱纲纪。陛下明察秋毫,以霹雳手段涤荡阴翳。韩爌辈蠹国害民,流放以彰天宪;赃吏结党弄权,斧钺以正朝仪。而今郎署风清,台垣气正,实乃社稷之幸,兆民之福也。
...
伏愿陛下垂拱而治,永固皇图于磐石;天佑大明,长保泰运于金瓯。
谨奉表称贺以闻!”
贺表也就是吉利话,鸿胪寺卿读完之后。
孙如游整肃衣冠,自文官班列中趋步出班,笏板高举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