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敛财之术,忠不可言
“王体乾。”
皇帝如同深潭的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王体乾。
“奴婢在。”
对于魏忠贤的得势,王体乾并没有羡慕。
烈火烹油,一时的成败说不了什么。
能在波涛中屹立不倒,方显本事。
不管谁得势,只要他忠心侍奉陛下,那谁都扳不倒他。
“传谕诸臣:朕非桀纣,尔等岂为比干?左顺门伏阙之举,限明旦前悉罢之。若仍执迷,三尺法不宥。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忠义奸佞,自有公论。勿谓言之不预也!”
他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你们这些臣子,正道不成,阴谋也败,该低头就得低头。
若还不服输,那他这个君父,也没有惯着调皮孩子的意思。
该重拳出击的时候,就必须出重拳!
“奴婢领命!”
王体乾离去之后,朱由校看向魏忠贤,问道:“北镇抚司出现叛徒,可见锦衣卫中,别有用心者,绝对也是有的,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杜绝此事出现,若再有此等问题,朕拿你是问!”
皇帝语气铁冷,魏忠贤干咽了一口唾沫,心中沉重。
他点了点头,说道:“奴婢一定整饬锦衣卫,将其变做皇爷手中最忠诚、最锋利的爪牙。”
魏忠贤的态度,朱由校很满意。
他这个做领导的,只需要识人有明,分配任务即可,微末的小事,无须亲自过问,去思考解决之道。
下属无法解决便换人;若下属搞砸,则问责换人。
皇帝手底下的团队,不容无能者。
“前些日子抄家贪墨的事情,可查清楚了?”朱由校意有所指。
魏忠贤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他从胸口内袋取出一本小册,双手举过头顶,说道:“这是那些胆大妄为之人,贪墨的银两,还有那些商贾为赎罪而出的孝敬,请皇爷御览。”
魏朝接过小册之后,便将其递至御前。
现在太仓空空,他这个皇帝也是穷光蛋皇帝。
见到有钱,朱由校动作都快了几分。
打开小册,朱由校翻到最后面,眼睛一亮。
“一百五十万两?”
魏朝闻言,瞳孔一缩。
这魏狗,居然如此会敛财?
而魏忠贤则是向前爬了一步,邀功一般说道:“皇爷,其中有三十万两,是那些不长眼的蠹虫隐瞒不报的,主要是那些字画古董,各个价值千金,至于其他一百二十万两,则是晋商、徽商、闽商、鲁商...为求活命,主动送来的孝敬。”
官商勾结,已是常态。
此番抄家定罪,拔出萝卜带出泥,扯出了不少商贾。
对清流官员不好处理,对你们这些士农工商中最底层的,还不好下手?
这些人自然是被魏忠贤狠狠压榨。
而朱由校对这些事情自然也是门清。
那些官员虽然贪污受贿,但抄家所得合起来也不至于有六十万两?
这里面,估计有很多是锦衣卫吐出来的钱财。
为的,便是迎逢上意,讨得他的欢心。
而商贾的钱财,恐怕也不是自愿,而是被迫。
但...
只要惹不出乱子,不乱了大局,朱由校都不会追究。
他重用魏忠贤的其中一个原因,何尝不是因为要敛财呢?
他可不想成为崇祯。
崇祯十七年,为应对李自成大军压境,崇祯下令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捐饷。
尽管规定“以三万为上等”,但最终仅募集20万两白银,远不足以缓解军饷危机。
他那愚蠢的欧豆豆朱由检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将大明皇帝的脸给丢尽了。
是那些人没钱吗?
不!
他们一个个肚满肠肥,每日挥金如土,只是不为国而已。
大明养士两百多年,换来的却是一群不顾国家、自私自利的蛀虫,文臣们可不在乎头上的主子是谁,因为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他们始终能高居庙堂之上。
是故有恃无恐。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在他们手中搜刮出七千多万两银子,与此相比,崇祯筹集的那二十万两简直就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