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华升殿,朝臣初见
哪怕孙如游如何激动,但该有的章程还是要走的。
朱由校眼睛一亮,说道:“好一个为国分忧,为民奔走,若我大明都是如礼卿一般的人,何愁国事不兴?”
“朕年尚幼,诸事不通,便有劳尚书了。”
天知道自神宗皇帝之后,他承载了多少压力。
很多事情,他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向前。
而同僚却觉得他过于软弱,只敢拖延,不敢拒绝。
还好,还好嗣君是个明事理的!
“殿下有神君之像,日后必能内政修明,知人善任,我大明有殿下,实在是两京一十三省,万方百姓之福...”1
自土木之变后,勋贵在朝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作为老朱家的人,自然是比那些外人值得信任的。
兵权不在手,如何能和这些人周旋?
张惟贤当即表示:“殿下但有所问,微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着,不容英国公张惟贤反应,朱由校挽着英国公的手,便朝着文华殿而去。
群臣早早的便在此候着了,内阁首辅方从哲眯着眼睛,似在打瞌睡。
“皇太子驾到~”
很快,便见一身着縗服的少年踏步而来,孙如游王安居于其后,短了两步,而嗣君与英国公居然揽着手前来,让众人眉头直跳。
好皇爷。
那些个朝臣见到我如此与你殿下亲近,日后麻烦事肯定不会少了。
陛下看重是恩宠,是荣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到的。
帝王的荣宠不是无缘无故的,在慈庆宫,张惟贤便知晓嗣君不是一般人了。
英国公的心思,朱由校不在乎。
“本宫初御文华殿,诸事皆仰赖诸位肱骨柱国!”
“拜见殿下!”
这些个能够上朝的大臣,都是至少四品以上的(京官五品以上),即便是品级不够,也会有加衔。
总之,能够在第一时间到文华殿来的臣工,都不是一般人。
一个个都忍不住偷偷的打量朱由校。
大致可以用这八个字:圣质如初,谨小慎微。1
尤其是众人天未明之际便等候至今,赖得太子赏赐热粥一碗,才不至于饿晕过去,对朱由校的印象就更好了。
就像是预演过很多遍的一般,阁臣韩爌、朱国祚、刘一燝三个上前朗声道:“恭迎皇太子升殿!”
朱由校步履稳健,跨过文华殿那高耸的门槛,鸿胪寺卿立即高声宣颂:“恭迎皇太子殿下驾临文华宝殿!”
两名执事官恭敬地向前引路:“恭迎皇太子殿下,登殿御座。”
朱由校缓步走到台阶前,一步一顿,踏上文华殿的石阶。
“啪!”
朱由校睁开双眸,俯瞰着文华殿内的景象。
朝官们身着梁冠罗裳,熙熙攘攘,绯袍大员引领前行,其后青绿官服依次排列。
殿后黄钟礼乐悠扬回荡。
殿内群臣五拜三叩,齐声高呼,声震整个殿宇:“臣等,恭迎嗣君视朝!”
难怪人人都想做上位者,这种俯视众生的感觉,任谁经历了,都会把持不住。
大明五千余万百姓,皆为朱由校的臣民,他一言可定生死。
然而,朱由校也清楚,皇帝的权势不完全来自于身份,更多的是来自于手腕。
皇帝精干,而臣顺。
这两京一十三省,朕肩膀虽弱,却依然挑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