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婚事
处理完云南和辽东的事情,贾珠才有精力来处理自己的事情。
和宝钗的婚事,只需要直接和薛家提亲即可,但和黛玉的事情,却还要先问问黛玉和林如海的意思。
黛玉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神京林府,但遇到节日,或者贾母想她时,还是会到碧纱橱住上一段时间。
贾珠回京,黛玉也被接了过来玩乐,所以住在贾母的院子里。
回京第三日,贾珠给老太太请安后,便来了黛玉的住处。
只见黛玉穿着一件淡紫色五彩印花绸缎对襟褙子、梅花暗纹粉领米白缎面交领中衣、雪青长裙,灵动俏皮的同时又仙气飘飘。
贾珠道:“已经入冬,早晚天冷,妹妹身子弱,应多穿些才是。”
黛玉道:“在屋里不碍事,若是出门,我会记着多穿,多谢大哥关心!”
噫,这打开方式不对啊,按照黛玉的性格不是应该说“哪里就冷死我了呢?”
难不成是贾珠想多了,黛玉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黛玉只有对外人才会端庄大方,对于真正亲近的人多少有些尖酸小性子,尤其是对于恋人。
贾珠狐疑,用系统面板看了一下黛玉的好感度,足足九十五点,应该是喜欢才对,可为什么不一样呢?
黛玉见贾珠发愣,问道:“大哥,在想什么呢?”
贾珠道:“没什么,见到妹妹就突然想起妹妹去年寄来的诗集,想到其中的一首诗。”
黛玉面色泛红,有些羞怯,问道:“是哪一首?”
贾珠念道:“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新婚之夜,见到妻子时情不自禁写下的一首诗,突出荷花花叶相配,实则表示他们双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黛玉的心砰砰地跳,面色绯红,大哥这是什么意思呢?难不成是要......?
可是她应该怎么回答呢?
万一大哥没有那个意思,真的只是随便想起一首诗呢?
万一是她想的那个意思,而她不回应,大哥又会不会以为她要拒绝呢?
爱在心里口难开,要如何捅破这一层窗户纸呢?
从小到大,她对贾珠更多的是仰慕,一直将贾珠当成是替她遮风挡雨的好大哥。
江南一行,贾珠救了她父亲,她更是心生感激,享受着被贾珠照顾的幸福。
随后的姑苏踏青,以及在太湖和京杭运河共度的那段日子,让她看到了贾珠的另一面,已经心生情愫,但是她知道他们是不可能的。
再后来,她在贾珠书房里看到了贾珠珍藏的红梅,仿佛感受到了贾珠也有相同的情愫。
于是情根深种,无法自拔,尤爱梅花,总是穿绣有梅花的衣服,念写有梅花的诗词。
就连鹦鹉都学会了“昨夜月明香暗度,相思忽到梅花树”,如果不是常思常念,鹦鹉又怎么学得会?
而且,贾珠临出发前,她送给贾珠的香囊上,也有她亲手绣的梅花。
这是她第一次给除父亲以外的男子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她以为贾珠应当能明白她的心意。
后来她更是给贾珠送去了《李义山诗集》,将自己的心意表露无疑。
其实黛玉已经很大胆很直接了,只能怪贾珠的现代思想在作怪,认为喜欢一定要说出来,才能确定是真的喜欢。
不是谁都像秦可卿和阮灵汐那样,直接出大招,一上来就脱衣服的。
在当下这个时代,男女之间私相授受都是不允许的,所以黛玉的行为其实已经很大胆了。
面对贾珠可能是无意,可能是求爱的诗词,她应该怎么回呢?
黛玉道:“原来是这一首,我也想起一首诗来。”
贾珠问道:“妹妹想到的是哪一首?”
黛玉道:“我最喜欢他的这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原来是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表兄弟崔雍、崔衮的诗,表兄弟正好可以对应黛玉和贾珠表兄妹的关系。
表兄弟之间说相思是思念,表兄妹之间说相思就是真的相思。
相思迢递隔重城,不正对应贾珠远在千里之外,黛玉的相思之情吗?
贾珠终于确定,黛玉对他是有情愫的,之所以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小性,可能是双方身份地位的不同,甚至是黛玉不想因为自己的小性而影响到贾珠的正事。
贾宝玉整天无所事事,拈花惹草,所以黛玉才有自己的小脾气,这也是双方增进感情的方式。
但贾珠不一样,每天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所以黛玉以李纨为标准,尽量在贾珠面前表现的大方得体。
为了爱一个人而改变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好,这就是黛玉的爱,专一、纯粹、理想主义。
贾珠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黛玉,其实我今天是来求亲的,想问问你愿不愿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黛玉只觉得面红耳赤,口干舌燥,一颗心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