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三国:我靠画饼得了天下 > 第63章 初遇吕布,招揽张辽

第63章 初遇吕布,招揽张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明让荀韬接管活字印刷的经营权后,荀韬很快就让人印了一万本张角写的医书发行到市面上。

黄巾宝藏一事正闹着沸沸扬扬。

以此借势,这一万本医书瞬间就销售一空,每本书净利润八百铜钱。

眼见这书如此赚钱,后续又让人印了一万本。

这笔买卖净赚一百六十金。

哪怕是极度的横征暴敛,几万人的县城的一月赋税也才百金而已。

况且,这笔生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活字印刷。

宣传阶段不花钱,反而赚钱,足可见这笔买卖定然是钱途无限。

除了经营活字印刷,以此来赚取军费以外,江明在这段时间里还计划对雁门郡进行重新编制。

这次编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把跟着江明来的八千人与雁门郡原本的守军尽可能地结合在一起,以便进一步解决两支部队间的隔阂。

其二是为了接下来扫荡雁门郡境内,周遭的胡人和贼寇做准备。

在进行重新编制的时候,江明还是想要保留雁门郡原有的五个军营。

一番排兵布置下,他发现他麾下的一流名将有些不够用。

花荣,裴元庆,黄忠。

这只有三个军营的主将,还差两个军营的主将。

若是用二流武将来当一营主将的话,花木兰倒也能当。

除此之外,雁门郡本地守军中有个叫项子期的青年脱颖而出,拥有二流名将实力。

若是加以培养,这名青年或许也能有一流名将实力。

可江明希望能在建军之初就有一流名将来当一营主将,尽快打出无敌雄狮威风。

他奉行的是快慢一步,天差地别的理念。

在江明的计划中,军营完成重新编制,大概要一个月时间。

在这一个月里,要上哪去找两名一流名将呢?

常山的赵云,洛阳的徐晃,陈留的典韦。

选择看上去有很多,但这些一流名将都不是轻易就能招揽的。

若是花费了时间却没能招揽到这些一流名将,这对江明接下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

正当江明为此深思熟虑的时候,有麻烦事找上门来。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江明先前从并州境内的其他太守那得到的财物不是白白从天上掉下来的。

现如今,并州刺史职位被丁原所得,那些没能获得这一职位的太守自然是一个比一个气愤,再想到他们给江明花了一笔没有意义的钱,他们是越想越气。

于是,这些人给丁原和江明一同找了一个麻烦。

他们一起给丁原施加压力,想要丁原帮他们讨回他们先前借给雁门郡太守的欠款。

“张杨从事,这件事我已经听明白了。”

“可有一点,我想不明白,雁门郡原太守欠的钱,为什么要我还。”

雁门郡是对抗外族的最前线。

城防,军备,这些都是用真金白银硬砸砸出来的。

可这雁门郡因为时常受到外族骚扰,导致本地民生难以发展。

一直以来,维持雁门郡军饷开销的都是来自洛阳的专款专用。

可在近些年来,来自洛阳的军饷越来越少,外族越闹越凶,从而导致雁门郡原本的太守到处跟人借军饷。

硬要说的话,江明既然接任了雁门郡太守的职位,他确实有偿还这些债务的责任。

可他又不是来这当大冤种的,对于这些钱,他连个响都没听过,他自然是不想还。

“泽侯,刺史大人让我来找你接洽,并不是要你一次性还这么多钱,而是希望你能先把账目算明白。”

“如今,两级郡县制将改制为三级州郡县制,刺史大人自然是要在清楚往日旧账的情况下才能统筹整个并州。”

算账这件事的本身意义不在于还钱。

那些搞事的太守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来挑拨丁原和江明的关系,挑战丁原的权威。

丁原则是需要掌握并州各郡的账目,从而进一步掌控并州。

明白具体情况后,依旧觉得麻烦的江明开口道:“刺史大人想要查账的话,那就查吧,不过,我如今是初到雁门郡,我麾下并没有多余人手能派去查账。”

“刺史大人已经准备好了。”“奉先,你带人来见见泽侯大人。”

在张杨的招呼下,一身文士儒服装扮的吕布从外边走了进来。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