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金币与五铢钱(2 / 3)

时的解释道“陛下,此面乃是陛下的侧面像。大王言,金币乃诸钱之尊,唯有天子之尊方可印其上。”

“呵呵”

刘启满意的笑着点头,随即翻过金币。

金币背面正中是一个大大的汉字,两侧各有一行从上到下的小字。

一行曰帝六年卢奴制。

另外一行曰币值一金当万钱。

西汉以一斤为一金,用以取代秦时的镒。

汉制一斤十六两,李云泽将一斤的重量控制在了二百五十克上,也就是现代世界的半斤。

半斤重的金币,真的算是挺沉的了,只不过却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毕竟黄金密度大显得体积小些。

在金币的边缘,还有一圈划时代的创举,那就是锯齿状的边齿。

石奋继续解说“大王说这叫边齿,是用来防止被人剪掉,或者故意磨掉而做。”

这可是金子,若是被剪掉一圈,或者磨掉一圈,立马就是赚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边齿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刘启摸了摸边齿,又仔细看了看“怎得做成如此规整的”

“这个”

刘启的问题算是问到了石奋的知识盲区,他是真的不知道。

好在天子没为难他,摩挲了一会金币后就将其收了起来,看样子是要当做纪念品。

随即他伸手拿起了木盒内的铜钱。

外表很是精美,颜色有着铜所特有的淡黄色。

至于手感,摸上去很是光滑,与现行流通的诸多钱币比起来,一眼看去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刘启掂了掂,抬头问到“五铢”

汉制,百黍之重为一铢。

也就说,一百粒黍的重量,算作一铢。

铢是个重量单位。

大致换算的话,相当于现代世界三克多一些的样子。

五铢钱,那就是十六克的重量。

“是。”

石奋恭敬回应“禀天子,此乃五铢钱。铜四铅五,还加了点别的东西老臣愚昧,不知添加了何物。”

这里面添加的是李云泽从现代世界带来的工业品,能够有效提升金属光泽度。

而且使用了磨光法,去除表面细微的缺陷和氧化物,有效提高铜钱的光泽与光滑的手感。

“真不错。”

刘启翻来覆去的打量着手中的铜钱,这质量绝对是前所未见。

汉初的天子可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沙雕。

他们对民间之事了解的很深,甚至经常出宫寻访,了解民间情况。

像是刘启,在做太子的时候就经常混迹长安街头,是长安城内有名的棋圣。

嗯,当年曾经因为下棋输了被嘲笑,直接用棋盘干掉了吴王刘濞的太子。

后世许多帝王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许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未曾出过皇宫,当然不会知道民间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这才有民间已然风起云涌揭竿而起了,深宫里的皇帝还以为国泰民安的事儿。

“这等质量。”

刘启好奇的询问“本钱颇大吧”

这又问到石奋的知识盲区了,他哪里知道李云泽用上了诸多先进技术,成本压根没有增加多少,只能是唯唯诺诺“大概是吧。”

把玩了一会,刘启将铜钱也给收了起来,随即向着石奋说道“此事朕自然是愿意的,只不过朝堂之上必有反对之声。”

这个石奋就很了解了,有胆子在大汉这儿搞铸私钱的,不是勋贵就是皇亲国戚,没有背景就搞这个,那就是厕所里点灯笼。

他想了想说“臣可寻知己同僚,痛陈利弊相约一起在朝会上推动此事。”

“善。”

刘启满意点头“此时若成,那就交由中山国去做。所需铜料铅料等物,可由少府拨付。”

石奋心头微震,铸钱这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大事,都能付诸于中山王之手,由此可见陛下果真是下定了决心的。

中山王已然简在帝心,将来有极大的可能会入住未央宫。

石奋自己都这把年纪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半截身躯已入土,自然是没什么所求的。

可他有儿子,还有孙子。

为了子孙后代,必然是紧紧抱住中山王的金大腿,好让石家的富贵能够一直传下去。

石奋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天子刘启却是喊住了他。

“卿家稍待。”

刘启慢悠悠的说道“朕命少府为中山王选王后,一众人选已然到了长安城。”

“这次回去,你且将这些女子都带上,让皇子自行挑选。”

石奋心头惊讶不已。

不经过太后,不经过皇后而是由中山王自己选,这

一瞬间,石奋脑海之中转过了许多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