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你来我往,各自也没套出什么话,看着倒是相处的很是融洽的样子。 朱巧娘和顾熠只在刚开始的和人说了几句,就继续去忙着整理住处的事了,一会儿之后,主簿就告辞先离开了。 现场也就剩下顾家自己人了。 顾熠开口道:“看来爹这个县令怕是不好当了。” 顾常林反倒是眼睛发亮,“慢慢来就是。”他喜欢这种大家在同一个层面上的较量。 仔细算下来,他这个县令可比县丞和主簿的官位要高上不少。 既然自己爹不害怕,顾熠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 新县令的到来,迅速的传到了县城里各个关注这些事的人身边。 夜里,几个人聚在一起,“你说,这新来的县令是个什么路数?” 刘安摇摇头,“倒是狡猾得很,一点消息都没套出来。” 另一人哼道:“管他是什么路数,要是不识趣,就让他去跟他前面几个见见面。” “听说他身边那群护卫可是不错,在城外愣是伤了不少人。” “……” 之后的时间,顾常林的县令生涯也就正式开始了,因着暂时没什么矛盾,看着倒是相安无事。 当了县令,并不是官大一级就万事大吉的了,县令之下有县丞和主簿二人 ,这两人同样是被朝廷任命的官员,在对方没有违法犯罪之前,他就算是县令,也不能拿人家怎么样。 相反,对方反倒是有架空他的可能。 在这里待了几天之后,顾常林也大致清楚了这里的势力布局了,首先县衙内,县丞和主簿两人已经在这里很多年了,双方势力都不小,两个人相互忌惮,各为一方,但同时,他们也是一致对外。 比如说在他之前的那几个县令,十有八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牺牲的。 当然,这也和县城里的其他地头蛇相关,顾常林调查过,他前面的几个县令,有因为办案办到人家地头蛇头上而死的,也有因为争权夺利而死的。 他在外的时候,也听说过县城里的一些地头蛇的事情,估摸着,这俩县丞和主簿都没少收人孝敬,和人一起狼狈为奸。 他心里有数,要是他在这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吉祥物县令,那日子就还能过,要是他真想闹出幺蛾子,动了其他人的利益,那对方就不会老老实实的跟他说话了。 但顾常林可能会如此吗?当然不会。 这些人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胡乱判案,他现在要是不管,自然不会有事,但日后朝廷要是追查,屎盆子不全都在他这个县令的身上,这些都是他这个县令的职责,他没做好就是不对。 反倒是其他人都能够脱离出去。 再说了,他为什么想当官,因为他想要有权力啊,对权力的欲望无穷,这才是他不愿意妥协的根本,他这辈子已经有了这么好的起点,有那么厉害的儿子作为他的后盾,都这样了,能走正道,谁愿意去干些风险大的脏事啊。 他得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爬上去呢。 他在县衙没有根基,一切事务都还不熟悉,所以顾常林也没和人撕破脸,这段时间,他主要就翻着县衙的县志、以往的文书等等在看,而后天天到大街上各个摊子上去吃饭,有人和他说话,他就态度亲和的回话,争取让百姓们眼熟他这个县令,对他有个不错的印象。 刚开始大家知道他是县令的时候,还有些害怕,不敢接触,甚至有的小贩都不敢收他的银子,只不过顾常林一定要给。 他想和人亲近是和容易的一件事,没过多久,大家就对他眼熟起来,也没那么害怕他了。 甚至他一到摊位上,还会有小贩笑着招呼他又来了,熟练的说出他要点的东西。 他有时也经常和百姓们聊聊天,听听生活中的琐事等等。 当县令嘛,没有影响力,他就塑造出影响力,取信于民,民众有事才会找他,不会被地头蛇一压就轻易退回去了。 与此同时,也方便他得到更多的消息。 当然,除了他自己收集信息,顾常林也有把身边的人派出去一起,这才能更快的了解清楚这个县城各方势力的大体构成。 随着时间的过去,顾常林在当地的名声确实是渐渐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县衙里来了一位新县令,脾气很好,很关心老百姓,就算是大家随意跟他 打招呼,他也会笑着回应大家。 这天,顾常林又到了一个摊子上吃饭,今天他在县衙看资料看得忘了时间,来的有些晚了,顾熠也和他一起的,那面摊老板看到他们来了,笑呵呵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