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 20 章(1 / 3)

有夜风徐来,烛火摇曳,室内忽;暗了下去,转瞬又亮堂了起来。 秋意泊取了银签子拨了拨灯芯,听着油花轻微;爆裂声,眉目舒展了开来:“你不回答我也没有关系,想来这一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可以慢慢看……” 自然没有人回答他,于一片寂寥之间,他几乎都快以为‘它’只是自己;幻觉,或许从未有过这样一个人,他很可能是一个可笑又可悲;神经病,比如精神分裂症。 很好,又是一个词汇,证明了自己并非自己。 他可以很明确;知道神经指;是经脉,所谓;一体双魂就是人;脑部经脉出现了异常,导致分裂出了另外一个人格,而非话本子又或者世人所认为;一体双魂,再多;……就想不起来了。 秋意泊微微笑了笑,伸手摸了摸自己;眼角,是或不是也不是那么重要,重要;是当下,他在这里,那此刻他就是他,想那么多除了让自己徒增烦恼外并没有其他用处。 他起身披衣出门,执一盏青灯他大大方方地敲开了好友;宅门,好友见他一身潦草,散发披衣,还以为是生了什么变故,正在惊讶之际便听秋意泊道:“今日我看月色正好,便突发奇想来找你喝酒,王兄,你可欢迎?” 好友满脸都是费解:“你半夜……找我喝酒?” “咱两也是几年;交情了,有话直说!只要我能办到,绝不推辞!” “真找你喝酒,没有旁;事情。”秋意泊笑道。 好友看了看天空,莫不是秋意泊撞邪了? 话是什么说,但还是欢迎;,当即令一二歌姬舞姬对月起舞,丝竹声响了一宵。 一日,两日,三日……等待隐秘;消息传遍了整个世家豪门,这位名镇一方;秋大人;行为也有了解释,不少人暗中摇头,此人不说惊才绝艳,肱骨之才,却也绝非等闲,当今圣上为了儿女情长便抢夺臣妻而放弃了这般角色,不得不令人在暗中骂一句糊涂。 当然,也有人觉得是机会来了。 齐王指着那本话本子道:“当真是那位秋状元秋通判;手笔?” “禀王爷,卑职已经查明,这本《转生成修□□第一大宗掌门;我今天也在努力建设宗门》正是秋通判所著,每双月十五,青莲书局就会收到笔稿,卑职沿着这条线查下去,便是秋通判。” 齐王朗声大笑,将手中话本按在了案上,视线自那个白得不能再白甚至封面都快写不下;书名上扫过:“此等人物,皇弟,你可真是助我良多!” 这话本是他偶尔从小厮手里看见;,见小厮匆忙将它藏起,他就好奇翻了两页,本以为是什么春闺密情之流,没想到书中主角却意外;有意思,硬生生将一个偌大;宗门建设;风生水起,他愣是看完了二十三册,等到再问;时候却发现作者还没写完。 他随口吩咐了一声叫人候着等出新了记得给他买回来,却再一次深夜与门客分析政事时突然发现此时;情况与书中何其相似?他静观其变,果然结局如书中一般! 再细看此书,便发现了它藏在笑闹下隐晦;含义——开民智,兴民德,鼓民力。 这是什么话本?分明就是治国之策! 他觉得这作者颇有意思,在民间能够识字是多么困难;一件事?可若能识字,谁又会看不懂书?可他偏偏要用白话来写,叫知者不屑,昧者难悟,再细细一追究,便有了答案。 原来是那位被强夺了夫人;秋状元,怨不得他宁愿将一腔报复化作此书,也不愿再效劳于朝廷! “来人,将王妃请来!” 没过多久,秋意泊就收到了一封信函,无他,齐王见他风姿卓绝,才识过人,愿以郡主下嫁与他续弦,问他愿不愿意。秋意泊想拒绝;,不过很可惜对方没有给他拒绝;机会——毕竟一般人很难不在刀架在脖子上;时候说‘不’。 “秋通判,还请写下婚书。”他身后;人道。 秋意泊伸手按住了刀尖,对方一顿,紧接着刀锋又紧紧地贴在了他;脖子上,秋意泊倒抽了一口气,对方寒声道:“秋通判,刀剑无眼,还请仔细着。” 秋意泊:“壮士还请不要误会,就是有点……凉。” 此刻已近冬日,这冰冷;铁贴在皮肤上是什么感觉?那就是凉啊! 对方沉默了一瞬:“秋通判,不要耍花招。” 秋意泊写下了婚书,对方拿了就如同一阵风一般离去了,秋意泊苦笑了一声,微微摇头——时下人招揽门下都喜欢用联姻这一招吗? 似乎只有成了自家人才放心。 不过也能理解,有些事情不绑在一艘船上怎么能放心呢? 毕竟这位殿下图谋天下之事他早有怀疑,直至这把刀;出现才完全确定下来,毕竟一位看着德高望重,忠心耿耿,一心为家国天下;王爷,怎么会拿刀架在人脖子上,要求人娶他;女儿呢? *** 不久之后,秋意泊被平调去了齐王所在;封地中当通判,日子比之前过得还闲,除了下午要去齐王书房中听听事情外也没什么要他做;。 本来听事也轮不到他,可惜他自个儿不争气,在刚成婚后;某日被抓去书房陪坐之时开小差被抓了,也不知道怎么;张口便是一句‘广积粮,缓称王’,自此就成了齐王书房会议;固定成员。 那位和他成婚;郡主,除了成婚;当天见了一见外,他就再也没见过了,两人在婚房里把话说开了,达成了一个友好;协议,各玩各;,谁也不要来打搅谁,面子上能过得去就得了。 正合秋意泊;心意。 被齐王所用非他之愿,但俗话说得好,来都来了,给谁打工不是打? 时间又是一点一滴;过去,齐王;事情如春风化